曾經多少次,站在窗前,看窗外的楊樹。
教學樓的後面有幾顆楊樹,遠處村莊的外面也有些楊樹。每每看時,感覺顏色總不一樣,校內的翠綠,村外的墨綠,莫非是距離造成的視覺上的差異,還是真有客觀的原因在?為此,我特意走到那些樹下,親自量了一下它們的粗細,大略估計一下它們的樹高,發現它們基本條件極為相似,樹葉的顏色有比較明顯的差異。
有一次,窗外狂風大作,我又站在窗前,看着院子里那些花花草草被風吹得東倒西歪,雖然是下課時間,學生們也大多呆在教室里,偶爾在院子里也會跑過幾個身影,那身影也是一溜歪斜,像醉酒者。抬眼遠方,田地里,仍然有勞作的農人,他們在精心地侍弄剛鑽出來的棉花,給它們培上點土,那些剛鑽出的嫩苗太嬌弱。風偶爾會捲起他們的褲腿,掀起他們的衣襟,但他們好像沒感覺到風的存在,繼續時而站起,時而蹲下忙碌着。地頭好像有幾個四五歲的孩子,依然玩的盡興,雖然看不到他們在玩什麼,但是揚起的陣陣塵土儼然是他們的玩伴。
目光不自覺的又移向那些楊樹,在風中,它們搖晃着身子,我似乎能聽到樹葉嘩嘩的響聲。突然想起耳邊應該有響聲的,窸窸窣窣的,循聲而望,是院內的幾顆楊樹。相對於牆外的風而言,院內應該小多了,更何況有教學樓的庇護,那幾顆楊樹更像是輕搖玉臂在舞蹈。
我終於明白,雖然同為楊樹,有時僅僅是一牆之隔,但經歷的風吹日晒程度不同,那麼也就造就了它們不同的品性。
這時,我把我的學生帶到窗前看窗外的世界,看着他們由欣喜而沉思,我欣慰。
樹亦此,那麼人呢?
每次在課堂上的閑暇時間,我總會注意那些樹,和那些窗外的世界,它們裝飾了我的窗子,我會裝飾孩子們的夢!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