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現代散文>相逢何必曾相識

相逢何必曾相識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pp958

  時值初冬,平地正是陰雨天氣,需穿大衣及皮靴禦寒,山上則更是冷了,這已經不是觀光季節,我們一行“過季”的觀光客,乘巴士上山,那光景,倒像是一群探親或辦事的人們。洋人個個重裘皮帽,穿得很不輕便,不像是要去登山旅行的。我則穿着長及膝下的人造皮大衣和長靴,頭系圍巾,和幾位胖胖的德國老太太坐在一起。

  我們的位子在最前面,後面的觀光客究系甚等樣人,不大知道。直到車抵山上,要換乘纜車,越過谷澗,去攀登對面高高的山頭時,才見一對男女走來和我打招呼。那女的只穿了一件薄薄的風衣,冷得打戰,操着澳洲口音對我說。

  “你看我多笨,旅館里放着厚大衣不穿,只穿來這麼一點點衣服,好冷!”

  我說:“我比你還笨。大老遠跑到這美麗的山頂,照相機卻放在旅館里,忘記帶來。”

  她大笑說:“哎呀!真的好可惜!但是我們可以一同照,照好我再寄給你。”

  她旁邊那個青年接着用美國口音說:“對呀!我可以給你們照。”

  我問他們是不是一起來的。美國青年說:“我們也是剛在車上才認識的。”

  我告訴他們,我來自中國的台灣。美國青年顯得很高興,說:“我正希望有機會和中國人談談。”於是我們一同離開纜車站。導遊這時告訴大家,旁邊有個飲食店,可以去喝杯咖啡,吃點東西,暖一暖。許多年紀大的觀光客就都擁進飲食店取暖去了,那位澳洲女士和我們照了幾張相,也道了歉,說她實在不得不進去,因為穿得太少了。剩下那個美國青年和我,沿着山坡,踩着薄薄的雪,跑到山谷邊去看那一望無邊的峰巒。

  瑞士的山是有名的美。白雪覆蓋,再加雲霧氤氳,一眼望去,但覺一片空靈純凈,使人塵慮全消,回到全無掛礙的真我。又加我那雙西班牙制的長靴非常穩妥,有特製的尖腳後跟,能夠很有效地防止滑跌,是登山的最佳工具(可惜後來在曼谷被竊),所以能夠放心地多在雪山地上走走。

  美國青年說,他名叫列斯,是在瑞士讀書的。以下是他的談話,因為頗能切中時弊,所以值得一記。

  他說,他總覺得美國目前種種問題,應該參用中國的辦法去解決。我問他是指些什麼?他說:“譬如我們的青年太放任,中年太緊張,老年太孤苦。我們有錢是不錯,但是近年來,選舉有點變質,變成金錢領導政治。由於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淡漠,人們未免覺得須及早多存點錢來應付老年多病時之所需(養老院也分等級,錢多自可住舒服些)。因此形成一種觀念,認為惟有金錢才是安全的保障。這個觀念一旦形成,人們就會慢慢不知不覺地變得惟利是圖。趁着年輕,不擇手段地去賺錢。結果,人生似乎只剩下一個目的——賺錢防老。這是很可悲的。”

  這時,我笑着告訴他,我們中國有句類似的話,是“養兒防老”。

  他立刻說:“你看,是不是?你們的想法多有感情!如果人們知道自己老了的時候,兒子可以養他,那麼,他就不必單純地以賺錢為人生第一要務,也就有心情去顧到事業和道德了。”

  我說:“不過,我們也正循着你們的路線走,我們的社會也進入工業化,當年的家庭制度也已經漸漸沒落了。”“所以,我說這是很可惜的。你們應當趁着你們的稻田尚未被高樓與商店取代,你們的農場尚未被工廠的煙囪取代,你們的空氣與水源尚未被污染的時候,及早覺醒。你看,我們的私家車多得擠不下了,所以失去了當初要求快速與節省時間的意義,現在又回頭去坐巴士,甚至有人又開始騎腳踏車子,因為那比在擁塞的街上爬牛步還是快一些。我們的日常生活都被電力支配了。因此一旦停電,生活秩序就會大亂。當停電缺水的時候,你才發現,都市的大地蓋滿了柏油,想掘井都不知到何處去掘了。當因停電而不能輸送煤氣的時候,我們束手無策,不能煮飯,熱狗店的現代食品也賣光,不能再制,一切的自動販賣機都不自動。那時,我們想回到以前用點木柴或煤炭來煮飯,卻發現密閉的高樓公寓,已經沒有地方可以讓我們安置一個柴灶了。”

  他說:“所以,你們無論是被稱做開發中國家或未開發國家,都不必氣惱。因為,我們美國好像被一位精工裁縫師傅裁製成的一件華美的禮服。我們很值得炫耀,但需要奢華的條件支持它。現在想把它拆了重做,已經無此可能。你們還好,雖然有5000年歷史,但一直還是一塊天然的料子,未經自作聰明的人工剪裁。而你們已經有機會看到我們過於積極發展的不良後果——我們未料到有此後果。因此,你們可以不再走我們的錯路。

  “譬如,過分重視工業的結果,務農的人越來越少。世界人口卻越來越多。那麼,哪一個國家最懂得多留一些田地,少鋪一些柏油,哪一個國家就最能左右世界的命運。因為人人都要吃飯,輕重工業、原子核子的製造,那不是民生所絕對必須的,而惟有在土地上生長食物,是上帝當初創造生命時的基本條件。當然,這包括純凈的空氣和水。惟有躲開過分囂張的工業,才能保持空氣和水的純凈。

  “你想,在全世界都驚覺於他們將沒有足夠的凈土與農民來養活他們,沒有足夠清潔的空氣與水源來維持他們的生存時,如果有這麼一個國家,不聲不響地把自己‘剪裁’為一個世界糧倉,可以出售清潔的瓶裝空氣或飲水的地方時,那將是多麼偉大!而你們中國正還保有這項條件!你們一定要注意到這項有利條件,不要步我們的後塵,不要以能建摩天大廈為榮,而要以有良田千頃為榮。”

  “我們的問題是太相信人為。”他接著說,“忽視了天然的可貴。我們一方面有健全的社會組織,但一方面卻也因為太有組織而必須彼此仰賴。我們只要有一種行業的人罷工,就一切秩序都大亂。我們沒有個人迴旋的餘地。在地鐵拋錨的時候,你最覺得個人力量等於零。你沒有一點一滴自力更生的可能性,而人們卻天天都得仰賴地鐵。

  “我們從小就被要求自立,就要隨時接受各種‘挑戰’。我們有健壯的身體,靈活的頭腦,敢說個個都很能幹。但是,我們總是被淘汰的時候多,爬上去的機會少,能享受成果的機會更是等於零。我們從幼稚園到大學畢業,以至拿到碩士、博士,花了二十幾年的時間去為人生做準備工作。而我們40歲就被認為是老了,快要退化了。工作的時間還不如準備的時間長。大家太重視競爭,而不注意真正的成就。連文學藝術都操縱在商人手裡——你找對了一個經紀人,他會替你製造新聞,會興風作浪地去給你宣傳,把你‘打’進市場,你就成功,反之,你就永遠沒有機會接觸到群眾。但是你別忘了,這些經紀人一有機會,就又去製造第二個成功者——群眾只迷信宣傳。

  “在我們這裡,一切都是商品。所以無論你是文學家、藝術家、音樂家,到了某一階段,都得和‘市場’打交道。”

  我笑着說:“我們中國以前的文人、藝術家是最不屑談錢的,所以常常挨餓,也常因此而短命,說起來也是很可惜的。”

  他想了想說:“但是他們遺留下來的作品多真摯!多純凈!如果當時他們要‘打’進市場,迎合群眾,製造銷路,那就不知要有多少粗製濫造的作品了。那就是貨物,而不是藝術了!”

  我望着這位美國青年。他有一張極清秀的面孔和十分健康的膚色。他的絳紅色的毛線運動衫和灰色的圍巾,襯着他的棕發,在一片空茫的山頭雪景前顯得活力充沛。他的裝束是十分現代的,十分西方的,但我卻覺得與他非常接近。於是,我對他說:“等我回國之後,我將寄一本中國古人的畫冊給你,那裡面有一切你所嚮往的——單純、自然、大片的田野、極少的錢。”

  心靈小語:

  兩個素不相識不同國籍的人邂逅,所談及的話題切中時弊,思想的火花直抵人性的徹悟與悸動,或許是天生擁有一顆向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