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燈,哦,千燈,一個小鎮,居然會有這樣的名字,單是兩個字,就充滿了夢幻的詩意。
崑山旅遊推介會結束后,在孫會長的協調下,崑山旅遊局熱情的給我們安排了一個景點,那就是千燈。
天上依稀飄着雨絲,這樣的天氣走進水鄉的古鎮,依稀也是水墨畫里的意境。車子在古鎮入口的廣場停住之後,千燈管委特意給安排了導遊,一個清秀的小姑娘。一座橋,一條河,河的一岸是長廊,一岸是古老的住宅,臨水而立,隔不遠一處石階碼頭,同志們紛紛留影。
為什麼會叫作千燈呢?沿着由2702塊青石板組成的小巷,走進高大的余氏組宅,導遊給出了我們答案。其實,千燈的舊稱千墩,據清陳元模著《淞南志》載,崑山城東南36里,三甲川鄉有水曰千墩浦,蓋淞江自吳門東下至此,江之南北凡有墩及千,改名千墩,清宣統二年(1910年),因為該地土墩上長滿了一種草:“根可以做紅色染料,也可以做藥材,這種草稱‘茜草’。”所以,在那時把“千墩”易名為“茜墩”。
“茜墩”這個地名一直用到解放后。茜墩是一個人文薈萃之地,人們都感到叫“茜墩”、“千墩”都有點不妥,應該用這個“燈”更好。這個“燈”字,象徵著光明的使者,象徵著輝煌,象徵著富裕,與“金千燈”相符。“千燈”這個地名就由此而來。一九六六年四月,經江蘇省人民委員會批准,改名為“千燈”。
千燈真的很小,只是一個小鎮,但千燈卻又不小,具有悠久歷史的千燈孕育了很多人文的文化,也孕育出了很多流傳青史的人物。古鎮東北側的少卿山是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有“中國土建築金字塔”之稱。吳王壽夢為御越國,曾在千燈一土墩築烽火台,公元210年秦始皇東巡登臨此墩望海祭祀,故稱此墩為“秦望山”或稱秦柱山;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在此山之陽,又建成“七級釋迦佛塔”和宏大的“波若寺”,後期改為“秦峰塔”和“延福寺”。2500多年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文化,以顧炎武為代表的先賢文化、以崑曲為代表的戲曲文化、以延福古剎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少卿山遺址為代表的良渚文化和江南水鄉農耕文化交相輝映。
深厚的歷史同時也孕育出了很多流傳青史的人物。唐代有陶淵明第九代裔孫、文學家陶峴,他首創江南絲竹;南宋有“憂國忘家、始終一節”的大學士、文學家衛涇;元有崑山腔創始人、崑曲鼻祖戲曲家顧堅;明代有抗倭英雄陳先鋒;明末清初有傑出思想家、愛國學者顧炎武。他那“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名言激勵了一代代仁人志士為國家奮鬥。
最值得一提的遺存有兩處,一是顧炎武故居――顧氏南宅“貽安堂”,現存五進明清建築,雕樑畫棟。故居原來佔地6畝,現在已擴至60畝,形成了包括顧炎武起居生活區、顧炎武祠堂、顧炎武墓和顧園幾個景點,其中顧炎武墓地和顧園相連,形成墓、祠、廳一體的園林布局,在千燈由大戶名宅構成的古建築群中最值得稱道,為千燈諸景之首。另一處是顧堅紀念館。崑曲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后,顧堅開始為世人熟知。在紀念館的底樓布置有崑曲小舞台和十幾張桌子,遊人一邊品茗,一邊觀賞崑曲、江南絲竹、蘇州評彈,真是好不愜意。
當進入新世紀,千燈這個江南古鎮在開發旅遊可謂“四面楚歌”:遠的有烏鎮、西塘,近的有周庄、錦溪、甪直、同里……在江南,水鄉古鎮燦若群星,它們紛紛打響了“水鄉游”的品牌,作為旅遊剛剛起步的千燈,如何在群星包圍中實現“突圍”呢?
聰明的千燈人,在旅遊開發上,以燈為燈,千燈,千燈——燈必不可少。為此,今天的千燈,正在古鎮區建設一個集燈之大成的燈藝術館,開發燈藝術品,準備收集國內外的各種各樣的燈將相思廊和千燈浦兩岸用燈點綴,在三里石板街上懸挂各色彩燈。到時候的千燈,街上有燈,橋上有燈,岸上有燈,塔上有燈……在古鎮區勾勒千百盞燈齊明,萬家燈火的紅火場景……那時,遊客們日游周庄,夜遊千燈,真是人在街上行,勝似燈中游,屆時,真是名符其實的“千燈”了。
午餐是千燈招待的,主任不在家,兩位經理出馬,主任盡心竭力的將千燈的好菜端上,雖是口味不適,但大家交流甚歡,我已經期待那個萬家燈火的千燈之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