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所得,大致應來自於足下。行千里路勝讀萬卷書,蓋是這個意思。
當親躬,流汗,喘牛,撫膺捶背,叫苦不迭……聽着好像不是旅行,尤似受罪,但過後你會覺得不虛此行,感受也會頗深。
舟馬行車,流水觀花也,人行亦行,趨勢附庸也,隊隊團團,行屍木偶類同。
對於景觀,從大的說可以分為兩類,自然景觀;人文景觀。
對於自然景觀,我是最好。觀自然,養情。得益於情操,審美觀。美,無處不在,難得的是發現美的眼,感覺美的思,體會美的心。
置身於其中,于山、水、風、雨、雪、巉岩、霧靄融於一體,身心有一種解脫,一種恣意的放縱。大聲呼喊、快意掠盡美景,亦或是舉壺暢飲,好景美酒豪爽飲,醉不因酒,蓋乎山水之絕己已忘情,而忘乎所以,醉,是於自然同醉,同夢。
野花沁人的香,野草的幽醇,泉水的甘冽,積雪之潔凈冷然,山風之高遠凜冽,怪異的山崖,嶙峋的峰脊,迂迴崎嶇難行的山路,爬山而罩,幻變的山霧,沒有盡頭的鄉間小路,磅礴恢弘的瀑布,落水出於岫的山澗。古木參天,踏石板步履輕健:山鳥幽鳴,攏清泉炙渴拂絕。這些是自然之聲,之美,之魅力所在。
山歌繚繞,舞姿狂縱,俚語晦澀,風情各異應算是人文之景。
人文景觀,我首推是登塔,登樓,石刻,游居,覽寺次之,有古亭當要首看。
所謂人文,首先是人為之景,藉助自然之勢天和人為而成。
是人對自然的理解,加上愛加上眷戀不舍,成就如今我們瞻仰之處。另有功能性的建築或是其他的人為之舍。
人文之游,養性。
享受之餘,還應有所得所學。期間不少名不見傳的精文妙語處處可見。如下一副對聯“禪房冷靜三更雨,丈室虛明半夜燈”清幽處悠閑高雅。另“世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隨意中,顯出心境的超脫。
登高極目,倚桅欄而懷古;叩首山門,得高師而論道。轉卻朱閣,時空迴轉,昨日繁花重妍。迴廊深牆,畫欄陡脊,桃花開了又落。孔孟圭臬,諸子講堂,多少莘莘學子曾師從。廟堂朱牆,拱橋飛度,煙雨凄迷中,歷代帝王幾起幾落。滔滔江水,泛舟踏浪,金戈鐵馬,折戟沉沙,盡隨光陰消融。寒山之巔,有多少楓葉隨風飄飄洒洒;靈山深湖,不盡鐘聲入耳隱隱約約。
還有一游,應當是市井游,城,不因大小繁華而有歧義,關鍵是貼不貼切人的心和生活。
城市之游,貴在漫步城市之間,匯成一體,街道,市場,街邊的公園,樹下休憩的人群,晚間熙熙攘攘的夜市,約一兩好友,坐於臨街的店鋪,點上幾個特色菜肴,飲酒,嚼臘,搖曳燈光下,紅男綠女,和風徐徐,心情之蕩漾那是一種享受,但要說莫眷戀,不然會沉迷其中的。
古人願意用遊歷來磨練人生,在自然中感覺我們的無知,無奈,無助,增益自己求學之心。曾經猖狂過的學問,漠視過的一切,不惜過的美好,甚至是糟蹋過的時光,感悟這些得得失失,存存在在,有無間一切幻夢似空,時空逆轉,前景重現,輪迴后又會如何!
人大概就是願意後知才知失之痛,矯之前忘卻事後頓足悔念。
旅行,行旅人,平淡,苦難中間雜着思、體膚的痛、和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