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嫁歌,是土家族、苗族婦女出嫁時唱的歌。解放前的哭嫁歌,充滿了悲劇性、反抗性,兼有娛樂性,其藝術特色在於悠揚婉轉、情深意長。
哭嫁歌的內容,大致可分為二十幾個部分:哭上頭、哭爹娘、母女哭、父女哭、哭哥嫂、姑嫂哭、兄妹哭、親姊妹哭、哭伯叔、姑侄哭、哭舅爺、舅甥哭、哭姊妹、堂姊妹哭、堂表妹哭、罵媒人、哭戴花、哭穿衣、辭祖宗、哭背親、哭上轎等,總起來長達數千行。
哭嫁歌之哭之歌,或悲或憤或樂或罵,都基於一個情字。一席哭嫁歌,調動和燃燒了所有親人、族人和親戚朋友的感情。
下面將哭嫁歌略舉數例。
“罵媒人”充滿怨恨和厭惡之情,連諷帶罵:
你做媒人的想穿鞋(hai,方音),
樹上鳥兒都哄得來。
你做媒人的想喝酒,
山上的猴子都哄得走。
……
花言巧語幾籮篼,不愁銀錢不到手。
好比我家饞嘴狗,東家吃了西家走。
對封建婚姻的反抗和對自由婚姻的追求,內容充滿幽怨和悲憤:
一把指拇尖又尖,娘把女兒往外掀。
一把指拇齊又齊,娘把女兒往外踢。
罐子裝人悶死人,活人掀到死人坑。
左腳踏進閻王殿,右腳踏進爛泥坑。
感謝父母養育之恩的感情也與婦女的悲劇命運的哀嘆絞結在一起:
紅花開時離枝去,爹娘養我枉操心。
一尺五寸養育起,受了幾多冷和飢。
在娘懷中三年整,頭髮操白好多根。
青布裙來白圍腰,背過幾多山和坳。
唱到與親人的離別,唱得情意真純;
穿上嫁衣別哥嫂,好比鮮花葉掉了。
好比風箏掉了線,好比油燈去燈芯。
花兒紅,葉兒黃,只有哥嫂最操心。
哥妹今天各分手,堂前雙親你孝敬。
婚期愈近,哭得愈悲切,特別是上轎之前,更是哭得嗓子嘶啞,哥背胞妹出門上轎,妹捶哥背悲痛欲絕:
哥哥呀,哥哥呀,
你為什麼這樣狠心,背我往火坑裡送。
你為什麼要幫人家的忙?
你把我背到岩坎上摔了吧,
讓我變只雀兒,飛到無邊無際的天邊邊去吧;
你把我背到深潭裡摔了吧,
讓我變只魚兒,游到無邊無際的大海里去吧!
感情是何等的強烈、真摯!她們是在用“哭”來表達對自由婚姻的追求和對幸福的象徵啊!
哭嫁歌既然是歌,當然自有唱腔,其唱腔總稱哭腔,下分竹枝腔、沿河(指酉水)腔、山歌腔等。
解放前,十一、二歲的女孩就學唱哭嫁歌。解放后,青少年女孩都上學讀書,有了文化,與哭嫁歌的接觸逐漸減少,以致基本無緣。不過,哭嫁歌尚未絕跡,特別在一些偏僻山村仍然流傳。還有人唱哭嫁歌,除了孝老尊大的傳說理念外,娛樂性顯著增強,新社會的生活內容更是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