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7月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專業,同年7月進入771所(驪山微電子公司工作),先是任工藝線長,負責雙極電路、單管的批產,同時負責壓點脫焊、合金點過多、壓點發黃、超B工藝、硅上薄膜電阻等等單項工藝課題,均在工作實際中得到了應用。在此其間,同時承擔了運算放大器設計、電視機電路設計等產品設計任務,從技術上掌握了模擬電路的設計與製造方法,同時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完成了LF741、FD49、pcl353C等產品研製開發工作。
1985年4月以後,轉而從事混合集成電路研製生產和新品開發、預先研 究工作。先後為多個國防型號和運載工具、戰術武器研製開發了十幾種電路產品。積極承擔預先研究工作,解決了高分辨率A/D轉換器精度的動態調整問題,完成了多個型號配套電路的批產與交付工作。1993年,在型號配套電路生產的關鍵時刻,受命組建外購件管理組,全面負責混合集成電路用外購件的管理工作,制定了相應的外購件管理制度和入所驗收細則,進一步細化和加強了室一級產品質量制能力,為型號產品的按時、按質交付,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這一模式地直延用至今。1994年元月,任科研生產處副處長,負責全所集成電路批產與新品開發 工作。在任職期問,認真負責,科學管理,較好地完成了全所集成電路的批產工作,按時按質將產品提交用戶,受到用戶好評。在負責新品研製工作的過程中,做到了技術溝通、保證質量、嚴格把關,交樣及時,積極協調用戶關係,存用戶巾樹立了本所技術水平高、產品質量高、研產能力強、服務態度好、按時能交樣的新品研製形象,新品任務逐年增多。
組織完成了35所發動機配套集成電路的研製開發和配套印製板部件的解剖分析與國產化研製工作;組織完成了CZ一3A轉產電路的研製與交付工作,組織完成了DC/CD方案論證與評審工作,同時還完成了大量所內配套的新型電路的研製與生產協調管理工作。
1998年元月,任技術處副處長,繼續從事新品管理與技術管理工作,主要負責所內基礎技術管理工作。在任職期間,制定並修定了大量科研生產管理制度、政策,積在地調動了科技人員的科研積極性,成功地調整了科研生產作業計劃滾動周期與途徑,提出了科研生產作業計劃中最大寬裕時問的新算法,提出了作業計劃控制論,並成功用於本所科研生產管理實踐,對科研生產管理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
1999年7月任檔案信息中心副主任,用兩年半的時問,組織全所檔案人員完成了上崗培訓、檔案收集與整理、達標考評工作,使本所檔案目標管理 獲國家一級稱號。形成了本所歷史上第一個較為完整、系統、可操作性強的檔案綜合管理體系,制定了29項檔案綜合管理制度,較為系統地提出了軟件產品的文件的歸檔管理辦法。制定了全所13門類共15個大類檔案著錄規則,確定了檔案綜合管理軟件的總體需求與結構設計,實現了檔案自動組卷和卷內目錄、卷脊、卷面自動打印以及目錄級義件聯網檢索。提出了檔案的虛擬組卷方泫,建立了檔案管理對行政管理工作的監督促進機制。
共完成1萬5千多卷共20多萬份文件資料的整理、清理、歸檔、立卷、著錄和數據錄入工作,處理文字信息1000多萬個印刷符,開創了本所檔案綜合管理有法可依、高效利用的新局面。積極開展檔案編研工作,組織有關部門和檔案人員共同完成了《771所大事記(初稿)》、《混合集成電路失效情況匯總分析》、《771所成果彙編》、《771所房產數據庫》、《77l所歷年來研究生培養狀況》、《771所集成電路產品技術狀態速查手冊》等多項課題編研課題。
在做好檔案綜合管理工作的同時,任《微電子學與計算機》雜誌主編,負責稿件選、審、編、校和雜誌的編輯出版與少部分發行工作,重點抓內部質量建設,從嚴要求,時時處處注意維護讀者與作者的合法權益,建立了內 外審相結合的稿件三審制服度,較好較地解決了稿源問題,使來稿數由2000年的260篇上升到2004年的1000多篇,本刊繼續被評為TP自動化、計算機技術類165種專業技術雜誌中的26種中文核心期刊之一(位居第23)。在長期的科研生產與管理工作中,共獲部級科技進步獎五項,其中以項目第一負責人完成的項目中有兩項獲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獲所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1989年被聘為工程師,1994年被聘為高級工程師至今,現任檔案信息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