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小小說>舊聞舊事>懲凶竹齋街

懲凶竹齋街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現在去杭州旅遊的人,都會去河坊街仿古特色街區走走。但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這條民國時期杭州最熱鬧繁華的街的西段卻叫作竹齋街,目的就是為了紀念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杭州商會會長王竹齋。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杭州河坊街也迎來了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光。在眾多的名店大鋪中,張鞋匠的鞋店是最逼仄狹小的,只有大半個門面。張鞋匠既修鞋也賣鞋,維持着一家四口的生計。這時,鞋店前來了一個拄着拐杖的傷兵。戰爭連年,兵禍不斷,街上常會有一些傷兵出現,這些傷兵口稱“老子在前方打過仗”,常常蠻橫無理,強拿硬索。老百姓招惹不起,對他們只能像佛一樣地敬着,又像賊一樣地防着。張鞋匠見到這名傷兵,也立刻警覺了起來。只見這名傷兵東看看西看看,趁人不備,拿起一雙嶄新的黑二五呢千層底布鞋就走。可是這一切卻沒有逃過張鞋匠的眼睛。這雙鞋是張大嫂一針一線納出來的,原指望能賣個好價錢,又怎麼肯這麼輕易就被拿走?張鞋匠追出門去扭住傷兵,經過一番爭執,終於把鞋拿了回來。可是他卻萬萬沒有想到,竟為此惹下了殺身之禍。

  過了不久,那傷兵又邀來了一名同伴,那名同伴偷偷地把一顆子彈放進了鞋裡,傷兵又回來假意說要買那雙鞋,需要試穿一下,看合不合腳。對於這個貌似合理的要求,張鞋匠自然不能拒絕。傷兵把腳一伸進鞋裡,立刻誇張地叫了起來:“咦,裡面是什麼東西?”這一聲喊頓時引起了過往行人的注意。這時,傷兵從鞋裡取出了那顆子彈,高高舉起,大驚小怪地叫道,“原來是顆子彈,好啊你這個鞋匠,居然私藏軍火,走,跟我到警備司令部去一趟。”他一把扭住張鞋匠就要往外拉。張鞋匠自然知道這是傷兵在栽贓誣陷,哪肯就犯,就和他拉扯了起來。傷兵惱羞成怒,舉起拐杖劈頭蓋臉地朝張鞋匠打去。他那同伴也過來幫着一起行兇。可憐張鞋匠只是個本分的生意人,哪經得這兩個窮凶極惡之人的毆打,竟然被活活地打死了。傷兵見出了人命,知道禍已闖大,突然腳也不拐了,和同伴二人飛逃而去。然而匆忙中他卻忘了帶走那根拐杖,留下了行兇的罪證。

  張鞋匠慘遭橫禍,張大嫂就好像天塌了一樣,但她一個婦道人家,除了以淚洗面,又能有什麼辦法?這時,有人給她出主意,讓她去找商會會長王竹齋,說王竹齋為人仗義,不畏權勢,一定會出面為她主持公道。於是張大嫂帶着兩個年幼的孩子,披麻戴孝,哭哭啼啼地來到了位於西太平巷的王竹齋家。

  王竹齋已經聽說了張鞋匠的事,此時又聽張大嫂從頭至尾地把經過說了一遍,不禁拍案而起。他對張大嫂說:“你先回去吧,撫育好兩個孩子。這件事我王竹齋如果不能替你討回公道,這個商會會長我就不當了。”送走張大嫂母子后,王竹齋立即前往求見當時的浙江省國民政府主席兼警備司令魯滌平,要求嚴懲兇手,撫恤孤寡。這魯滌平是國民黨的高級將領,在杭州橫行肆虐的傷兵,有些正是他原來的部下,因而有心偏袒,他呵呵一笑說:“王會長,撫血孤寡沒問題,但是你又如何斷定是我們的傷殘軍人打死了張鞋匠呢?”

  王竹齋說:“此事有河坊街的不少顧客和店東親眼目睹,況且兇手又留下了行兇的拐杖,鐵證如山,怎可抵賴?”

  魯滌平見不能混蒙過關,臉色頓時黑了下來,冷冷地說:“即便如此,但這些傷殘軍人都是為黨國作過貢獻的,總不能為了一個普通百姓而要了他們的命吧。”王竹齋見魯滌平說出這樣的話,知道他已有心要袒護兇手,也便針鋒相對,義正詞嚴地說:“老百姓也是人,人與人是平等的。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是自古以來的公理。將軍若是有心違背公理,包庇殺人兇手,那麼王竹齋拼着這條命不要,也必定會抗爭到底。”至此談判已經破裂,魯滌平當即命人送客。對於王竹齋的宣言,他絲毫都沒有放在心上,因為在他看來,一個生意人,還能攪得起多大的風浪?

  其實王竹齋說的抗爭到底,並不是一時激憤之言,他心裡早已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從省政府回來后,王竹齋當即以商會和他個人的名義,號召罷市請願,要求嚴懲兇手。由於王竹齋在杭城的商家中具有極高的威望,加上傷兵擾民,眾多商家也都曾受其害,因而對罷市的號召一呼百應。第二天早上,杭城大街小巷的店鋪幾乎全都關門歇業,尤其是百商雲集的河坊街,更是成了一條死街。這就是杭州歷史上唯一的一次罷市。

  杭州乃東南重鎮,全城罷市對於剛剛平息軍閥混戰,急於收買人心的國民黨政府來說,產生了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為此,蔣介石指使魯滌平,一定要儘快平息此事。魯滌平這才感到了壓力,被迫同意王竹齋的要求,將殺人兇手,也就是那個假傷兵在河坊街最熱鬧的四拐角斬首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