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現代散文>四月,迎春花開

四月,迎春花開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得得9

  北方的春天,確乎是來的晚些。儘管,早已時值春季,確依舊寒涼緊鎖,更沒有自然的景緻報告春消息。今晨醒來,拉開窗帘,卻驚喜的發現窗前的枯枝換上了一片搶眼的鵝黃,我知道:春天真的來了。

  迎春花又名金梅、金腰帶、小黃花,系木犀科落葉灌木,因其在百花之中開花最早,之後便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而得名。她與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統稱為“雪中四友”,是中國名貴花卉之一。迎春花不僅花色端莊秀麗,氣質非凡,且具有不畏寒威,不擇風土,適應性很強的特點,因而,為人們所喜愛。

  關於迎春花有這樣一個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地上一片洪水,莊稼淹了,房子塌了,老百姓只好聚在山頂上。天地間整天混混沌沌,連春秋四季也分不清。那時候的帝王叫舜,舜叫大臣鯀帶領人們治水,治了幾年,水越來越大。鯀死了,他的兒子禹又挑起了治水的重擔。

  禹帶領人們察找水路的時候,在塗山遇到了一位姑娘,這姑娘給他們燒水做飯,幫他們指點水源。大禹感激這個姑娘,這姑娘也很喜歡禹,兩人就成親了。禹因為忙着治水,他們相聚了幾天就分手了。臨走時,姑娘把禹送了一程又一程。當來到一座山嶺上時,禹就對她說:“送到什麼時候也得分別啊!不治好水我是不會回頭的。”姑娘兩眼呤淚看着禹說:“你走吧,我就站在這裡,要一直看到你治平洪水,回到我的身邊。”大禹臨別,把束腰的荊藤解下來,遞給姑娘。姑娘摸着那條荊藤腰帶,說:“去吧,我就站在這裡等,一直等到荊藤開花,洪水停流,人們安居樂業時,我們再團聚。”

  大禹離別姑娘就帶領人踏遍九州,開挖河道。幾年以後,江河疏通,洪水歸海,莊稼出土,楊柳發芽了,人民終於安居了。大禹高高興興連夜趕回來找心愛的姑娘。他遠遠看見姑娘手中舉着那束荊藤,正立在那高山上等他,可是,當他到眼前一看,原來那姑娘早已變成石像了。

  原來,自大禹走後,姑娘就每天立在這山嶺上張望。不管颳風下雨,天寒地凍,從來沒走開。後來,草錐子穿透她的雙腳,草籽兒在她身上發了芽,生了根,她還是手舉荊藤張望。天長日久,姑娘就變成了一座石像,她的手和荊藤長在一起了,她的血浸着荊藤。不知過了多久,荊藤竟然變水青、變嫩,發出了新的枝條。禹上前呼喚着心愛的姑娘,淚水落到石像上,霎時間那荊藤竟開出了一朵朵金黃的小花兒。

  荊藤開花了,洪水消除了。大禹為了紀念姑娘的心意,就給這荊藤花兒起個名叫“迎春花”。

  初春時節,迎春花作為一道獨特的風景在道路兩旁隨處可見,綻放着一串串黃色的小花,如璀璨的星星綴滿枝頭,其間夾雜着嫩嫩的泛黃的花蕾,迎風搖曳,隨風起舞。幹了沒人澆水,枯了更沒有人施肥,但是她就是憑着一種執著,突破嚴寒,劃開積雪,一路走來,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帶給人間,讓人們在初春最早的時間裡感受春的氣息。

  宋代詩人韓琦有“覆闌纖弱綠條長,帶雪沖寒折嫩黃。迎得春來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這竟使我想起了兒時爸爸盆栽的迎春花。每一年的初春,淺黃的迎春花悄然開放,報送着春的到來,聆聽着春的腳步,給人以希望與遐想。與其說我喜歡水仙,不如說我更愛迎春。那淡淡的黃婀娜着,沒有綠的醉人、沒有紅的耀眼、沒有藍的深沉、沒有黑的凝重,確有着無盡的神秘色彩,淡雅而靚麗。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像迎春花一樣的人們,他們生活在不起眼的角落裡,甚至在那些艱苦的環境中,默默無聞,勤勤懇懇,把最美麗的笑容綻放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毫無怨言,潛移默化地點綴了生活的季節,裝飾了美好的人間。讓我們作一株普通的迎春花吧!雖然人的一生是短暫的,無需引人注目,只需默默地開着,默默地散發著淡淡的香味,默默地逝去,但活着的時候一定美麗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