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散文>抒情散文>一襟晚照

一襟晚照

白雲飄飄範文網 編輯:小景

  高鶚的【老殘遊記】序中曾說:蒼頡造字,驚天動地,鬼哭神泣,大約是因為那文字走露了天地萬物的消息和玄機。

  中國的文字具美,神奇和不可思議。尤其在約定俗成的文字、詞語和成語里所產生的視覺、感受以及意象更是美崙美奐,妙不可言。近代的夏丐尊就曾探討過這一方面,在一定的語境下有些字、詞產生的的意象自有不同,如“綠”,不能單指顏色,也有“希望”“春天”的意蘊在裡面。而語言大師葉聖陶也曾說:不僅要睜開眼來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睜開眼來看文字。舉例以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中句。想象中浮現的畫面遠遠超過了十個字的語境。顯然“一襟晚照”也有其博大廣邃的意境。

  “晚照”以字面自易解釋,無非“落日”,有遲暮奄奄之意境。但“一襟”卻須推敲一番。高山間的落日不曾見用“一襟”,那麼應該在江河之間的“落日”才用“一襟”吧。所以我對“一襟晚照”理解,在想象里睜眼看居然聯想到歷史上的三個人物,而且俱與河流有些關係。

  其一,荊軻,有人稱他為“俠”之鼻祖(不敢苟同)。說起他,則想起易水邊的那場壯舉,數百十豪客身着白袍,額抹白巾,幕天席地,舉酒餞行。義友樊於期賜顱成全,摯友高漸離擊築高歌,燕子丹餞酒壯行。易水旁,豪雲舉天,雄風振四海。荊軻高發:“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乃登舟過易水,回望時,一輪落日懸於易水河上,兩岸恰似袖襟廣敞,何等之悲壯,蕭穆。荊軻入秦都,圖盡匕首現。被那秦舞陽抖瑟抖露出意圖,雖遭數創,猶大笑高罵受死。其行其品何其之壯烈也。而其事又堪可悲也。

  其二,項羽,千古之霸王。【史記】說霸王,開篇既定之。欲學“萬人敵”,終難成其志;實志大且才疏。李白書【霸王】道: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飛蓬。項王氣蓋世,紫電明雙瞳。呼吸八千從,橫行起江東。便是寫項羽初起之時天生神力能扛巨鼎,當機立斷殺上將軍宋義,又破釜沉舟,慷慨赴死迎戰,后自立西楚霸王,分土列候,何等之威風英雄。但至鴻門宴以婦人之仁放走劉邦,終遭垓下之圍,楚歌四起,窮途末路,又何等之悲涼。乃惜美人乃惜良駒。且戰且退至烏江,猶以勇自負,十進十齣如入漢軍無人之境,復仰天高嘆:非戰之罪,實天負我也。遂拔劍自刎,而一剎那,那一輪不變的落日又照臨在烏江水面上,這落日本是沒落之色,又添上霸王的這一刎,愈顯得悲壯與蒼涼了。

  若說“一襟晚照”注了七分的悲壯與蒼涼,那麼還應有三分隱逸瀟洒之氣。注成這三分的則是第三個歷史物:范蠡。范蠡的歷史傳說較複雜,但有浪漫思緒的人願把他和西施扯在一起。(這一點,我也願意)。當年勾踐受辱,誓滅吳國,招賢納士願共理越國,於是范蠡來投,共議國事。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吞滅了吳國。但范蠡窺透勾踐只能共苦,不能同甘,遂勸文種與他一起隱去,文種不聽遭殺。而范蠢攜了西施乘船隱入太湖。從此夫唱婦隨,泛舟湖上,不爭俗機,共日月留連。朝暉晚照下何等逍遙自在啊。

  在我想象的眼裡,悲壯、蒼涼、隱逸瀟洒便是對“一襟晚照”的註腳吧。而其實人到中年則常有此“一襟晚照”之感,皆因已洗去人生的鉛華,更能感悟生命的意義。有許多事是爭不來的,有許多事想爭卻又有些力不從心了,橫觀人生,縱觀歷史,自多了些洒脫隨意之性。雖對於生尚存着執着,卻終有些光陰不待之嘆。而【三國演義】開篇詞來註釋“一襟晚照”的意境心境,應該更為帖切吧: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滔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